所在位置:首页-新闻动态-公司动态
【测绘股份智汇大讲堂】|第四期 聚焦无人自主测绘与导航
时间:2025-07-04

6月25日,测绘股份“智汇大讲堂”第四期活动成功开展。本次活动以“智能无人系统环境感知与自主导航”为主题,旨在拓宽员工关于无人导航与自主测绘等方面的技术视野。


640.jpg


专家报告亮点


活动邀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赖际舟教授、东南大学潘树国教授、武汉大学陈驰教授和同济大学姚连璧教授担任主讲嘉宾。


赖际舟教授


640-1.jpg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际合作处处长赖际舟教授在《低空无人系统感知与导航技术进展》报告中,首先从国家政策、空域分类及南京低空经济示范区建设入手,深入阐释了构建泛在可信导航体系的战略意义,指出“政、端、网、云、用”五类要素是推动低空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撑。随后,赖教授重点介绍了低空抗扰感知与导航的关键技术进展,其团队针对复杂环境对视觉导航技术带来的定位导航难、感知构图难、探索效率低等难点,所开展的视觉/激光雷达可信定位、可信感知、多节点可信协同关键技术研究,并展示了相关成果在低空无人机导航、人机协同探索等应用场景中的实际成效。最后,他总结了导航技术的发展趋势:以新型惯性导航为基础,融合多源自主感知技术,结合智能信息融合与大规模异构协同机制,推动导航系统朝更高可靠性与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陈驰教授


640-2.jpg


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陈驰教授以《“珞珈探索者”自主无人探测系统及应用无人系统自主协同三维信息获取》为题,围绕跨域空间自主探测与测绘的重大需求,系统介绍了武汉大学无人自主探测实验室正在开展的“珞珈探索者”无人系统自主协同三维信息获取的最新研究进展。陈教授谈到,面对复杂多变、尺度不一的跨域空间环境,传统探测手段难以实现实时感知与精确建图。为应对这一挑战,实验室团队提出了从全面感知到精准认知再到自主协同的系统性技术路径,并形成核心技术闭环。该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国防、深空深地探测、电力运维、城市数字孪生等多个领域。最后,他总结提出了无人自主探测系统“1个瞄准、3大突破、1组平台、4个特色、1大应用”的总体架构,并展望了未来打造跨域空间异构无人系统的智能感知与协同探测技术能力的前景。

姚连璧教授


640-3.jpg


同济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工程测量专家姚连璧教授通过《移动激光扫描融合惯导在轨道交通勘测中应用》报告带来了他们团队近年来的最新成果,针对铁路运营中行车密度大、作业时间受限的现实需求,姚教授系统介绍了面向既有线高效勘测的技术体系与应用进展,重点展示了他们团队自主研发的多传感器集成平台,该平台集成GNSS、全景相机、Z+F激光扫描仪、工控一体机和惯导导航系统,实现了多源数据的同步采集、处理和应用。在地铁竣工测量方面,姚教授详细介绍了从设备集成、系统标定、外业采集以及内业处理的完整流程,纯惯导与激光扫描融合并以CPIII控制点作为约束实现了高精度三维点云的获取,通过实际工程验证了软硬件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尤其是高程方向精度较高的特点,体现了系统化作业能力和高精度成果产出。最后,姚教授总结到,该系统通过高精度定位定姿解算与精度优化算法,有效提升了复杂场景下的平面与高程精度以及作业效率;同时,基于高精度三维点云、高分辨率影像的成果推动了轨道交通数字化建设以及智能化管理水平,为轨道交通建设以及运营管理提供新的技术手段。

潘树国教授


640-4.jpg


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综合时空网络与装备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潘树国教授在《封闭地下空间智能导航技术发展与挑战》报告中,围绕地下空间在国家安全与战略发展中的关键地位,系统阐述了地下空间导航定位(PNT)技术的重大需求与前沿进展。面对地下环境卫星信号缺失、结构复杂等挑战,团队构建了以惯性导航为核心、融合UWB、地图匹配、激光雷达和视觉的高精度多源定位定姿体系。潘院长进一步介绍了面向地下空间的场景感知、路径规划与跟踪控制技术,包括基于深度相机与雷达的语义感知、结合拓扑引导与DWA算法的动态路径规划,以及融合控制模型的高精度路径跟踪策略。同时,实验室团队还研制了小型化通导感控一体化模组,并完成了多场景系统测试验证。最后,潘教授指出当前仍面临平台小型化与长航时、未知环境探索与自主学习能力不足、标准体系不健全等挑战,需持续突破核心技术,推动地下空间智能导航体系持续演进。


活动成效


四位专家的报告集中展示了智能无人系统在环境感知与导航领域的前沿技术及其最新发展趋势,为我公司在地下空间探测和设计、轨道交通检测和监测等核心业务的技术创新与发展方向提供了宝贵的思路。


640-5.jpg


储征伟董事长在总结中指出,本次大讲堂活动紧扣公司战略方向,汇聚了测绘与导航领域头部专家,为推动公司数智化转型和产学研融合提供了新思路。下一步,公司将联合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及相关企业,聚焦测绘及导航关键技术攻关,确定业务战略转型方向,推动无人自主环境感知与导航软硬件新技术与公司业务的深度融合。“自主学习、自主迭代、自主演进”,董事长用无人自主测绘的特点勉励员工充分发挥内驱力,实现个人与公司协同发展。


战略与创新技术中心供稿